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淺讀徐迅老師《陳寅恪與柳如是》序文感受
來源:南華報 / 作者:西班牙 張琴 | 記者/作家:hkw36019d | 發佈時間 :2020-07-24 | 1202 次瀏覽: | 分享到:
         動筆之前,應該先交代一下,本文緣起何處。國際公共關係浙江杭州分會劉江會長,由他推薦認識浙江桐廬文旅局雷啟迪局長。有了後來桐廬之旅,雷啟迪局長還有桐廬博物館陳淑珍館長,她們親自帶著我來到畬族村,這是雷局長的老家。

在肅靜美麗的小山村,認識留學美國學識淵博歸來,隱居潛修的徐迅老師,入廳看到桌案《陳寅恪與柳如是》一書。行禮後,徐迅老師送書簽名,便有了本文。

飲水思源,在這要感謝台灣著名媒體人賴連金老師。人類磁場真的很奇妙,緣係什麼貴人高人,命屬早已經註定。所以做人做事在先,不以利取捨,一切如願美好。然,或許這一生都難遇徐迅老師,讀到這本書。近些日子,《陳寅恪與柳如是》總會在有意無意間伴隨著啟合閱讀。

早些年讀【商鞅變法】,揭示明了中國五千年歷史,人世間仕途為何物?在離開桐廬回到開封鄉村,賦閒之餘,在淺讀徐迅老師【陳寅恪與柳如是】序文獲得受益。書序解讀就難以釋懷,是有不懂絕不翻篇。在這細水長流中慢慢品來,感受到中國士大夫精神,歷代文墨騷客在強大厚重中國文化的衝擊下,所面對華夏文化傳承責任擔當的托命,而又刻不容緩,義不容辭。通過《陳寅恪與柳如是》一書,了解陳寅恪先生不惜餘力書寫完成80多萬巨著《柳如是別傳》。為此,有了興趣,網絡幾多版本,征得徐迅老師推薦,讓家人很快預訂。亦然,徐迅老師《陳寅恪與柳如是》一書,二者初衷相得益彰,同出一轍!

陳寅格(1896—1969年)字鶴壽,江西修水人,聞名海內外的文化大師,被譽爲"教授之中的教授"。一生主治中國中古民族文化史和唐史。博通多種語言文字,以外文資料,與中土舊籍相參多所發明。同時對宗教史、魏晉南北朝史、蒙古史、敦煌學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中古文字和佛教經典,均有精湛獨到之處研究。凡所涉及,皆成絕唱。

陳寅恪
先生出生在一個仕途前景富庶的書香門第。
根據徐迅老師書中所敘,陳寅恪國學大師雙目失明,以十年時間寫《柳如是別傳》,引起廣泛的猜測,學術界爲此長期爭論不休,莫衷一是,甚至相互抵牾,試引幾種評論窺之。
《柳如是別傳》熔史識與情思於一爐。宣揚正氣,反對屈辱,把何東君遺事提升到優美感與崇高感合一的高度。洋洋80萬言,證明陳寅恪先生是在"臥榻沉思"中追尋那種他唯恐失落的民族精神,自覺地承擔起華夏文化的托命,決不可於自娛式的"文儒老病消愁送日之具"等量齊觀。


此書靈感源自錢氏舊園書店主人,因為偶拾一粒"紅豆",願意送給陳寅恪先生。這裡所說錢氏就是晚明的錢謙益,晚明的文壇領袖,後迎娶柳如是,這正是當年柳如是居住過的紅豆山莊。一粒紅豆,成就一部撼史之作《柳如是別傳》。

柳如是(河东君、杨爱,1618年-1664年),浙江嘉兴人,字如是,明末清初女诗人,天生丽质,书画双绝,美艳绝伦,才气过人,容貌为“秦淮八艳”之首。 自幼聪慧好学,但由於家贫,从小就被卖到吴江为婢。她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徐迅老師書中又深一步解析:陳寅格先生的《柳如是別傳》傾注了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摯愛。如果沒有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深刻的洞察力,沒有這種刻骨銘心的摯愛,就不會有《柳如是別傳》。"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柳如是別傳》最深的因緣,最真實的情緣。是一個國學大師和中國文化之間的感情上的因緣。
本書引發的爭議不壓於《金瓶梅》,現代《廢都》。

(與"[名家有约]"編輯無定河老師探討:謂本文列出《廢都》,《廢》未創作出一个立體的文學形象(人物),乃為文學遺憾。)

俺就此一家之言,《廢都》它不是一部純粹描寫男女之作,是對現實的一種批判一種鞭挞,在當時傷痕文學後,中國進入一個全民挖掘市場經濟,文學低迷面對精神空曠的失落與迷茫,西方萎靡之音又一直迴旋上空。處於發展國家的中國,一個有責任良知的作家,他自覺不自覺,肩膀上擔當著民族華夏之托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家只能採用現實主義手法來喚醒更多睡不醒的人。從今天讀者視野來看,無論陳寅恪先生還是徐迅老師,再到賈平凹老師,他們都是無愧於華夏之瑰寶,真正的首重民族文化托命者。

書中其評說有"辯誣說"、"自娛說"、"復明運動史說"、"頌紅妝女性史說"、"知識分子人格史"、"明清文化痛史說"、"中國文化情史說"達七個不同的版本。書中收集溥儀、王國維、吳宓、胡適、陳子龍、魯迅等清末民初大腕落款。總之,這本書值得一讀,至少看看百多年前中國知識分子文化人,是何等情懷和氣節。

2020/7/22於汴梁"琴心苑"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