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台灣近來地震頻傳,其另外主因與地下水層有關!
來源: 蔡昆凌博士 | 記者/作家: 蔡昆凌博士 | 發佈時間 :2025-04-22 | 34 次瀏覽: | 分享到:




近來台灣南發生大規模地震頻傳,這現象讓台灣南部民眾如嘉義擔心白河斷層甚至盲斷層是否即將發生?世界很多預言家都針對日本與台灣發出警訊,至目前已經超過100多起集中在曾文水庫周邊,恰逢水庫滿水位,但蔡昆凌博士指出:曾文水庫本身為土石壩,採厚實梯型厚底設計,可承受強大水壓,結構是十分抗震,石門水庫本身只怕撞擊與洪水。

 

過去地質學家認為台灣島嶼因為菲律賓海板塊約在七百萬年前向歐亞大陸板塊擠壓,因此持續引發頻繁大地震活動,同時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方向前進與歐亞大陸板塊之碰撞,亦造成呂宋島弧對臺灣所造成的強大擠壓變形。或許我們從地質學的觀點來看這些對台灣地震是合理的解釋。

 

蔡昆凌博士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地下水位上升下降在雨季、乾季與海水潮汐影響地下水位出現地層空隙讓地層去擠壓產生地震亦是產生的原因;在1999年921大地震、2016年美濃強震、2018年池上強震都是在深夜出現,就連2024年0403強震,也是天亮不久的上班時間發生,最近嘉義大埔地震又在凌晨突襲,這解釋地震常發生在晚上潮汐發生的時間就是合理的解釋。

 

因此,潮汐與季節影響是可以引發地震,因為潮汐與季節影響地下水位變化影響底層升高下降去影響斷層上的應力變化;此外,蔡昆凌博士亦指出:除了潮汐外,融雪、降雨都會改變地表的狀態,造成斷層的應力變化產生地震。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