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狂響》打造古典好萊塢歌舞電影風格的舞台,背景掛著華麗的粉色天鵝絨布幕,9名身著黑衣的鼓手排坐在鼓組後方,平台鋪著鮮豔的桃紅色地毯,9名舞者排坐在白色椅子上...
歌劇院在今年母親節的週末即將上演一齣充滿活力的舞蹈作品《舞動狂響》,來自澳洲的史蒂芬妮.雷克舞團,將以9位舞者、9位鼓手及9套爵士鼓的編制,彼此交織呈現原始狂野的能量,也有感性溫柔的片段,如同生活就是一場充滿高低起伏的旅程。5月10日至11日一起進劇場,感受身體重新甦醒的悸動。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史蒂芬妮.雷克 (Stephanie Lake)的作曲家伴侶 羅賓.福克斯(Robin Fox)擁有電子與實驗音樂背景,將風格迥異的鼓手們匯聚一堂,為《舞動狂響》帶來豐富的音樂設計 ©Pedro Greig,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鏡頭捕捉 史蒂芬妮.雷克(Stephanie Lake)排練中的瞬間,她將疫情後重返創作的感動與力量融入舞作之中 ©Paul Malek,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舞動狂響》打造古典好萊塢歌舞電影風格的舞台,背景掛著華麗的粉色天鵝絨布幕,9名身著黑衣的鼓手排坐在鼓組後方,平台鋪著鮮豔的桃紅色地毯,9名舞者排坐在白色椅子上;正當一切看似井然有序,從第一個鼓點敲下的瞬間,場面立刻騷動起來,結合芭蕾、街舞、現代舞的各種肢體技法,將鼓聲與肢體律動搭配得天衣無縫,充滿生命力。
「這次即將來臺灣的18名舞者和鼓手都是天才級的藝術家,我愛死他們了!」史蒂芬妮.雷克表示,從創作初始,鼓手和舞者間就已緊密交織,一同即興、實驗,希望音樂和舞蹈擁有同等的份量;表演者們背景多元,舞團中有當代、芭蕾、騷莎、霹靂舞舞者,甚至還有攀岩高手!鼓手們則活躍於爵士樂、金屬樂、電音實驗、流行音樂等不同領域,「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但當他們共舞時,又能成為一股極為團結、具凝聚力的力量。」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9位舞者與9位鼓手同台共演,節奏與身體在舞台上碰撞出炙熱火花 ©Sam Roberts,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高聳粉紅天鵝絨布幕前,從整齊對稱到自由擴散,舞者們的陣形隨鼓聲變換,彷彿節奏牽引著舞蹈不斷變化 ©Roy VanDerVegt,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史蒂芬妮.雷克說,「疫情後人們的身心脫節,舞蹈能讓我們回到身體,重新感受到直覺性的衝動,以及汗水、肌肉想要表達的慾望,觀迎進劇場被喚醒、被探索、被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