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對外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支撐;如果美國採關稅戰則出口到美國的量可能只會下降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影響不大。
然中國出口額佔國內收入的五分之一意味著可能會削弱來自海外的需求,縮小貿易盈餘。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對中國分析認為:全球化、中國的親商政策和市場潛力,幫助吸引了外國投資者熱潮無疑,這也讓關稅戰損失最少!再者中國政府亦加大了投資,重金建設了大批道路和港口網絡以便引進原材料,並將中國製造的商品運送到世界各地。同樣重要的是中國的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穩定的匯率。
近年來中國已經轉向先進技術領域,這確保了中國將繼續保持競爭力並領先於其他國家,且中國已經擁有來自製造業強國的豐富經濟影響力;川普的關稅政策顛覆美國傳統與世界的合作關係,但卻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很好政治經濟契機!
作者認為:中國有機會將自己定位為自由貿易和穩定全球力量的倡導者。雖然這並不容易,因美國仍然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國更要尋找美國之外的市場,中國是美國出口的第三大市場,中美之間奧妙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世界上兩經濟共同體!
綜上,美國以關稅是影響不了中國,因為即使中國的價格上漲幾百美元,企業可能還是會從中國訂購,因為實在價格與供應鏈早在一帶一路就建置好預防如關稅戰甚至戰爭物資。
美國關稅或許可能只會增加一生產成本而已;中國進來更一直努力成為「世界工廠」,努力建置整套基礎設施,或許川普還無法有效找出如何能與中國所建立的這套體系相抗衡,但關稅戰對中國在實質確實影響不大!
綜上,美國採關稅戰可能只會給中國的生意增加一點成本,但如果試圖在美國完成川普建制完整供應鏈的夢想,在實務上無法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