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行人安心穿越環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攜手臺中市政府建設局、臺中市政府交通局,自2024年12月起啟動「演化步道端點改善工程」,歷經2個月工期,改善無障礙斜坡道、人行道擴大與銜接串連、瀝青路面刨鋪、交通號誌、標線重新規劃,今日於館前路與博館路口舉行啟用典禮。
![](http://hkw36019d.pic48.websiteonline.cn/upload/250214-q-01.jpg)
科博館鄰近學校、住宅區,是市民運動、通勤的重要節點,行人安全不容忽視。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博館鄰近學校、住宅區,是市民運動、通勤的重要節點,行人安全不容忽視!特別感謝臺中市政府局處鼎力相助,建設局分擔工程150萬元,其餘經費由科博館負擔;交通局協助號誌燈箱吊裝、配線及轉換作業,並在規劃期間提供專業建議、研商設計方案,一起完善演化步道至科博館之間的友善交通環境。
館長焦傳金細數跟臺中市建設局最早合作是西屯路改善,紅磚路雨天容易打滑、摔倒,改善成柏油路鋪面;科博館植物園在中央公園也有打造臺灣原生樹種的苗圃,未來可以提供學校和作為行道樹使用。最後感謝臺中市交通局打造特色行人穿越號誌,觀眾在臺灣大道停等紅綠燈,讓「恐龍陪你過馬路」。
![](http://hkw36019d.pic48.websiteonline.cn/upload/250214-q-02.JPG)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博館鄰近學校、住宅區,是市民運動、通勤的重要節點,行人安全不容忽視。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主任秘書葉慶隆說明,這項工程以「打造以人為本的通行空間」為目標,以往演化大道與科博館軸線缺乏人本串聯,入口廣場無障礙動線破碎,路口設計以車為本,保留較寬的車道及迴轉半徑,人行穿越存在風險。
為改善這些狀況,科博館透過兩側建置無障礙斜坡道並繪製行穿線,確保人行動線有效串連,另擴大兩側及轉角人行道範圍,也滿足身障人士、嬰兒推車及自行車騎士等族群使用需求。
![](http://hkw36019d.pic48.websiteonline.cn/upload/250214-q-03.jpg)
這次計畫範圍是串聯草悟道與科博館的重要門戶,未來也將展現科博館的社會責任,持續投入周邊環境優化,提供大眾優質的參觀體驗。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焦傳金館長分享,這次計畫範圍是串聯草悟道與科博館的重要門戶,將深刻影響遊客參觀意願與科博館形象,未來也將展現科博館的社會責任,持續投入周邊環境優化,結合科學教育與公共服務,提供大眾優質的參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