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黃姓男患者因攀登海拔3000公尺的嘉明湖,路途中突然發生高山症、低血氧症候群,引發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只能中途折返。下山後到醫院看診,才發現是先天性心房中隔缺損造成,醫師建議必須接受開心手術,否則無法再從事爬山運動...
41歲黃姓男患者因攀登海拔3000公尺的嘉明湖,路途中突然發生高山症、低血氧症候群,引發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只能中途折返。下山後到醫院看診,才發現是先天性心房中隔缺損造成,醫師建議必須接受開心手術,否則無法再從事爬山運動。經朋友介紹到童綜合醫院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心臟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現在體力已完全恢復,正在準備玉山攀登計劃。
黃姓患者一直都熱愛運動,體力也維持得很好,和朋友相邀攀爬號稱「天使的眼淚」的嘉明湖。清晨在山莊整裝出發前,溫度驟降,竟然發現體力明顯下降、呼吸困難,連平時看起來很簡單的小階梯跨越,都感覺寸步難行。黃先生只能下山尋求支援,返程中途經過山莊,血氧濃度偵測,才發現已降到88%(正常應為95%以上)。下山後前往醫院急診,經由心臟超音波、心導管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先天性心房中隔缺損,而且缺損直徑已達4公分,還合併右心室擴大及三尖瓣閉鎖不全,醫師建議施行傳統開胸心臟手術。
心臟超音波檢查影像發現是先天性心房中隔缺損 (缺損直徑已達4公分)
黃姓患者網路搜尋相關資料,才知道傳統手術需要剖開胸骨,手術後會有一個18 公分的傷口後,隨即萌生退意,只想依靠藥物治療。之後經朋友建議到童綜合醫院看診,由心臟外科鄭伯智醫師診察和詳細病情說明後,隨即決定住院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心臟修補手術。手術後第五天就出院返家,現在體力已逐漸復原,並開始登山前的訓練運動,計畫攀登玉山。
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鄭伯智醫師指出,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經常在嬰兒期就需手術矯正,但有一部分心房或心室結構缺損的心臟病,在後來的觀察期會自動癒合而不需手術矯正。但也有一部分如同黃先生的病況,心房中隔缺損會隨著年齡而擴張,伴隨的心房內血液分流而導致心臟擴大,如果不接受治療,未來將導致肺動脈壓力上升,甚至引發心臟與肺臟衰竭。
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心房中隔缺損直徑已達4公分
現今醫療技術進步,較小的第二型心房中隔缺損,可以用心導管植入封堵器治療;大型心房中膈缺損(如缺損直徑超過3公分,或無心房中膈的邊緣),就需傳統開胸或達文西機械手臂修補心房中膈缺損,其他如第一型或靜脈竇型心房中膈缺損,也可以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修補完成。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一定要詳細詢問醫師,哪一種治療比較適合自己。
現今全世界執行達文西機械手臂修補心房中隔缺損有近20年的歷史,鄭伯智醫師更將手術進化,只要在右側腋窩切開5個 0.8公分的小傷口,就可以用全內視鏡方式完成手術,患者術後隔天就可下床漱洗,三天後追蹤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認心臟功能正常,即可出院。鄭伯智醫師表示,病患出院後的復健運動,必須依照病情恢復狀況決定,一般是術後一週返回門診,將剩餘的細小縫線拆除,隔日傷口沒有滲液,就可以洗澡。約兩週後即可返回工作崗位,進行非勞動性工作與步行復健,甚至一天兩次的快走訓練,需要強調的是,復健運動切勿逞強或過度勞動。如同黃先生這樣的青壯年,手術前的心臟功能只有輕度減退,進行達文西機械手臂修補手術後約四個月,就可以重拾最愛的爬山運動,也有其他病患在術後半年就恢復馬拉松賽跑與攀登玉山。
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鄭伯智醫師筆指處即為心房中膈缺損位置
鄭醫師強調,2024年11月起國內健保局已核准機械手臂手術能用於心房中隔的修補手術,相比過去自費額可省下十多萬,對於經濟拮据的心臟病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呼籲罹患心臟疾病的患者對於心臟手術勿過度擔憂,只要與醫師做好溝通,使用適合自身狀況的治療或手術方式,就能重拾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