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支劃分法在三讀修正通過後,中央將大幅增加釋出新台幣3700多億元給地方,地方政府獲配財源可能將超過支出所需,但相對的中央施政規劃,包含國防、民生、交通建設等多項計畫經費恐面臨刪減。
作者表示:財劃法修法後最快衝擊就是明年度總預算,各中央機關明年度業務推動必受影響。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說明:財劃法修正後,中央對地方財源挹注增加釋出3753億餘元,對2025年度總預算案扣除法律義務支出影響比例達28%,截至目前中央各機關尚未收到主計總處擬的預算調整方案,因此金管會無法精準評估所受影響。在金管會及所轄各局2025年度單位預算案歲出共編列17.47億餘元,扣除依法律義務支出的人事費用14.26億元,歲出僅餘3.2億餘元,2025年度若納入通刪28%,歲出將減少9000萬餘元,可能影響金管會及所轄各局基本行政運作所需經費。
蔡昆凌博士分析水平分配指標的權重提出:在尚未完全凝聚共識之下就修法,未來可能導致地方之間獲配金額差距依然懸殊,仍無法解決現行分配不均的問題。
事實上因財政收支劃分法,民眾向政府繳的國稅與地方稅,可視為一主要政府財源,財劃法則是大餅如何組成、分配的遊戲規則。而財源大餅要先縱切、再橫切。縱切是指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垂直分配,將初步決定中央可用多少、地方可獲多少,切出分配到地方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規模之後,再進行橫切、即各地方政府之間要怎麼水平分配「普通統籌分配稅款」。
而現行財劃法就是根據民國88年修憲、精省時,財劃法也有所修正,部分事權、責任移歸中央,連帶財源亦同,遭外界詬病為「肥中央、瘦地方」。部分地方政府主張,現行中央、地方收入比重是75%比25%,中央應釋出更多財源。
所以,水平分配方面,113年度預計可領到的普通統籌稅款,雖然全台22個縣市的分配金額都年增,但直轄市分走超過6成,其餘16縣(市)及鄉、鎮、市只能獲配剩下的3成多,難免有分配不均之慮。
普通統籌稅款的分配公式指標也遭指存在爭議。比如全國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113年度獲配金額468.84億元,在全國僅次台北市,換算人均卻落居後段班,背後原因多少與直轄市分配公式中,「人口數」的權重低於「營利事業營業額」有關。現行分配給縣(市)的公式指標,包含基準財政收支差額、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分別為85%、15%。財劃法三讀過後可解決爭議?事實上,修法後,修法後各地方政府獲配財源雖有增加,但在分配指標權重未充分討論、取得共識之下,地方相互間的分配金額差距恐仍懸殊,也將引起紛爭,難達成全國均衡發展目標。
作者認為:財劃法修正後民生計畫恐受影響?
財劃法修正通過後,中央須大幅增加釋出財源給地方,衝擊中央施政規劃,多項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畫經費,可能受影響。此外,中央公共建設經費方面,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捷運建設計畫、整體性治山防災、污水處理建設計畫等,更是主要影響為本文著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