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千古奇觀的開襠褲文化
來源:文/雅蘭 | 記者/作家:編輯 | 發佈時間 :2024-06-24 | 119 次瀏覽: | 分享到:




原始社會的人類,是沒有“褲子”的。即使是現在,我們也常能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土著居民們穿著草裙,跳草裙舞的樣子。中國社會的發展早期,無論男女,人們都是穿長裙遮身的。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天氣寒冷,人們為了保暖,才開始有了裹在腿上的褲筒,基本上裹住小腿就可以了。那便是最早的開襠褲,而當時的窮人,是連開襠褲都沒有的,更別說穿在裡面的“遮羞”褲。


封建社會早期,人們才會特別注重行走、跨越和坐的禮儀,都是為了避免走光。畢竟人們發明了遮羞布,就要把一些地方遮住,才能免去羞怯的尷尬。


從出土的文物和現在保留下來的文獻來看,中國褲子的發展走的還是一條頗為曲折的山路。從最開始的起保暖作用的“絝”或“袴”,無襠無腰,僅兩隻蓋住一半腿的褲腿,那時人們還以“雙”來計數,到後面的“窮褲”,再到標識著文明的連襠褲,其間幾千年,褲子的穿法和用途都幾經改革。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開襠褲,都只是小於三四歲的小孩才穿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而古代中國,到了趙武靈王時期,才有了合襠褲,之前的幾千年,人們都沒有褲子。在古代中國,人們在正式場合下,由於穿著開襠褲,人們都要採用跪的姿勢來坐,兩腿向前伸,或盤腿而坐。比如上車抬腿,騎馬抬腿,都是要小心翼翼的,特別不能對著有異性的方向抬起腿來。到秦漢時期,褲子有所加長,可以遮裹大腿了,但褲襠仍然是敞開的。這樣的穿法,以裳裙遮羞,褲子並不起作用,開襠之意,表面文明但便於私溺,所以古書上也會叫這樣的褲子為“溺袴”。


據《史記》記載,在趙武靈王之後,華夏民族才有了連襠褲。當時,趙武靈王為了適應馬上作戰的需要,改造了當時的服裝,軍隊中開始實行短衣長褲的穿法。顏師古在《急就篇》中說:“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也就是說褲子便能遮羞,那層衣裳便可去掉了。不過當時的短衣長褲也只有軍人或者靠勞動為生的貧苦勞動者們才樂意穿,因為穿褲子是方便勞作和戰鬥的。上層士大夫們卻不屑穿這樣的褲子,即使穿,外面也要套層裙子,士大夫們認為,只有這樣,方能顯示自己的貴族身份。這種褲子在當時叫做“窮褲”,但意思並不是窮人穿的褲子,而是褲子能罩住整個腿部的意思,與只穿兩個褲腿的意思相對。


漢昭帝時期,昭帝身體不好,上官皇后在宮廷提倡禁欲。《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中寫到“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於是命令宮廷女子都要穿“窮褲”。這時的連襠褲才流入上層社會,婦女們有了連襠褲穿,坐姿也得到改善,不必向之前那樣用累死人的跪姿,可以盤坐或箕坐了。此後,跪姿延續了一段時間,便被人們拋棄了。到了唐代,有了高腳的凳子、椅子,人們便更不需要跪姿了。


雖然當時中國的數學並不發達,以致連襠褲在戰爭都出現許多年了才產生,但相比同時期的古希臘、古羅馬還是先進許多的。魏晉南北朝,能穿褲子便是一種時尚了。那個年代,國風開始開化,對外交流頻繁,各民族相互影響,士大夫階層的人們也開始以穿褲裝為流行。那個年代的褲子風格還是比較像裙子,褲筒特別肥大,比較緊身的如“袴褶”也是那個時代很流行的服飾。唐代時期,胡服更是盛行,褲管也小了許多,雖然這個朝代以胖為美,但褲管卻不像南北朝時期那麼肥大了。其實就現代的褲裝和裙裝服飾來看,倒也是分門別類,各有千秋的。


褲裝文化的發展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到了宋代,有了變化,脛衣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不同與先秦時期的是,這種脛衣用來罩在連襠褲外面,呈開襠狀。南京博物館就展出了出土的一宋代普通富家女所穿的開襠羅褲。其堪稱精湛的輕紡效果,就可以看出該女子對這類服飾的喜愛。這種著裝方式一直流傳到清朝。清朝宣統年間,泉州的一家照相館為我們留下了一張比文字更能直觀說明當時情形的照片。照片上的清朝官員的官服下的褲子,便是滿襠褲上再罩了一層開襠褲。那個時代,只有有錢人才能穿開襠褲,窮人們都是穿滿襠褲的。


其實,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開襠褲歷史都遠遠長於連襠褲歷史。


近代以來,我們所穿的褲子是西方引進的裁縫計數,通過測量,用準確的資料為每個人縫補合身的褲子。而在古代中國,衣褲都是大大的一件,然後用帶子束起來。在那樣粗糙的剪裁技術下,也許連襠褲並不會使人感到舒服,所以成人開襠褲會一直流傳到封建時代的最後一個王朝。


現在我們聽見開襠褲的反應與古代中國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也許現在光提到開襠褲,你第一個想到的情形便是搖籃裡睡著的嬰兒,如果提到成人開襠褲,你會詫異:那個是用來做什麼的?襠下之物,無論男女,都是隱私,對於褲襠,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庇護著,那是男人的命根子,女人的禁區。現代褲文化裡還出現了貼身內褲,層層保護,開襠褲,豈不讓人笑掉大牙?然而,古代中國還就是有特別用處。


在古代中國,開襠褲還有一種效用,就是古代新娘的洞房專用。從古代對女子的性教育來看,提及性,女子是要害臊的,否則會被認為是“淫”。再加上古代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那些女子不能隨便出閨房的等等要求,新郎與新娘在洞房前一秒都還見不著。就如此便要結為夫妻,行房事,在陌生人面前脫光衣服,自然是尷尬的。一向接受矜持教育的女性恐怕會產生恐懼和抵制,而男方若是第一次發生性行為,則會讓人擔心太過興奮而早洩,第一次夫妻關係恐怕會顯得不美好,不正常,容易使人不滿意。現今的長沙性文化節上,就展出過一件清末時期的新娘開襠褲,引發了當代人的廣泛關注。


其實開襠褲這樣的效用,放在古代中國的性教育的背景下,還是很不錯的。漢代著名的“開襠褲”皇帝,漢靈帝就充分的利用了開襠褲的“方便”優勢,在皇宮打開淫蕩之門。與漢昭帝相反,漢靈帝為了方便隨時臨幸,則命令宮女們全部穿上開襠褲,這的確是很可怕而又荒唐的,整個皇宮都是開襠褲女人,這應該是個千古奇觀了。


在連襠褲產生以前,開襠褲也是富人才穿得起的。連襠褲產生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只有窮人才穿,上層社會的人士們依舊穿開襠褲加裙。在封建社會後期,開襠褲仍然只是富人才穿的奢侈品。窮人,或許註定與開襠褲無緣。從前,開襠褲用來保暖,對窮人而言,是奢侈品,後來,開襠褲不比連襠褲更方便幹活,窮人們就改穿連襠褲,連襠褲流行的時代,窮人們還是穿連襠褲。換言之,連襠褲是為勞動而產生的。而開襠褲的產生則伴隨了奢侈與情欲。所以,不管是清末還是漢初,穿開襠褲,始終是上層社會的權利。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