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有著3000多年悠久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它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被尊為“國樂之父”、“聖人之器”。自古以來,備受文人雅士、帝王將相所推崇。2003年,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琴的音色和雅高貴、悠遠沉靜,可以使彈琴者遠離浮躁和喧囂,回歸無上自然,心靈清淨無染。
在汶萊中華文化聯合會成立20周年慶典上在胡婷老師的一曲《流水》中拉開序幕
胡婷老師《流水》獨奏照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自古以來古琴的演奏,往往被看作是知音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古琴曲《流水》背後有一段千古美談,在春秋戰國時期伯牙、鐘子期兩知音之間的友誼,鐘子期能夠準確領會伯牙在琴聲中寄託的感情,使得他們一見如故,結成“知音”。後來子期不幸早亡,伯牙斷弦摔琴,“一曲情思隨風去,歸來化做斷弦琴”,終身不再鼓琴。
載歌載舞後另一首《神人暢》由胡婷老師與其學生沈嘉美合奏
胡婷老師與其學生沈嘉美《神人暢》合奏照
胡婷老師與其助理耿鈺茜及學生沈嘉美合影
《神人暢》是唐代以前僅兩首記載下來以"暢"
為題材的古琴曲之一,音調古樸,粗獷,節奏鏗鏘,其淳樸自然的原始祭神舞蹈節奏使得曲風蒼古雄健,音節清瑩透亮,似日月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