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一直相信,這個偏移最大的因素是北極的永久性冰塊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加劇了地軸的偏移,但嘉義高中蔡茗科與蔡昆凌博士共同歸納研究結果,發現引發地軸偏移的原因不單單是北極的永久性冰塊融化更是地球上人造建築改變了原本的平衡...
根據最新研究指出,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正在改變地表的質量分布,佔地表70%面積的水重量正在轉移中,進而造成南北極漂移、地球更傾斜。嘉義高中蔡茗科指出:從外太空看的球兩個最明顯的人造建築,一個是萬里長城一個是長江大壩,也因為都位於中國,其萬里長城與長江大壩所需存的水量改變的地球原本平衡的兩邊重量不均勻,最終導致地軌偏移,根據蔡茗科與父親蔡昆凌博士以尤拉方程式二階導數算出請斜最達維移將近2.75度,這是近100年以來,地球的自轉軸偏移的速度最快的時期。事實上,根據有監測以來的數據,自1899年至今,地球的自轉軸大約向東偏移了10.5米。
此前,科學家一直相信,這個偏移最大的因素是北極的永久性冰塊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加劇了地軸的偏移,但嘉義高中蔡茗科與蔡昆凌博士共同歸納研究結果,發現引發地軸偏移的原因不單單是北極的永久性冰塊融化更是地球上人造建築改變了原本的平衡,也就是地表上面積最大的水發生改變,過去20年來,地表上的水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質量已經出現變化,中國長江大壩隊讓水集中的狀況,地表水質量分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為水體的質量變化強大到可以改變地球的軸心,地軸的偏移影響對大江是北極的冰原融化與日照偏移造成春季與秋季的逐漸消失,地球未來的氣候將是極寒或是極酷熱兩種,這就是極端氣候,也是人類極必須面臨並解決的問題,近來一個熱門的問題,農曆新年將至,很多人發現,自2025年起連續五年的除夕都是臘月二十九。「年三十」為何消失了?雖然這是由中國傳統曆法的規則所決定的。
為了保證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月,雖然「大年30」明年起將消失5年,但除夕還是會一直都在。但是也有部分原因不可避免也牽涉到地軌偏移導致公轉與自轉時間改變導致農曆計算上的閏月與二月份日數的問題有關係。
未來人類可以做的是讓地球恢復到原來的球體表面平衡跟碳排放量減少,讓植物感收到四季的變化,減緩極端氣候所造成的危機,地球是萬物生命的母親,我們應該更努力不分國界去維護才是先階段的首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