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極端氣候下 水庫再生
來源:文/嘉義高中 蔡茗科 | 記者/作家:編輯 | 發佈時間 :2024-02-17 | 241 次瀏覽: | 分享到:


台灣年均降雨量高達803億噸,但是全台水庫卻只能留住76億噸蓄水量,歸咎其因就是台灣高山面積大,雨水在山區下完後快速往支流移動,加上台灣大多水庫都未做疏濬工作,加上極端氣候的極旱與極寒,讓水快速蒸發,因此很多地區在春節後到清明時期就出現缺水警報,所以台灣會缺水主因原因就是未利用在水庫旱季低水位時將河沙沖積淤積進行清除,也因此結果就是「水庫」最後會變「土庫」。


蔡茗科表示: 地方政府與水庫管理局應在每年11月到隔年4月期間,把握清淤關鍵時期運用台灣年均降雨量高達803億噸,全台水庫卻只能留住76億噸蓄水量,如能配合現行兵役制度改成一年義務役,讓國軍人力加入清淤工作,可以延長水庫壽命與容量,否則水庫中河沙長期沖積淤積未清除,「水庫」最後會變「土庫」。再者,可以將清出河沙泥土作為鄰近產業道路或自行車道使用。


國軍充沛人力資源清除淤泥,水庫在清淤後在汛期就可容納更多水量,並將清出河沙泥土作為鄰近農業產業道路擴展讓農民可以更安全與快速的載送農作,也可以興建自行車道讓水庫與民眾生活與運動健康結合發揮最大效用。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