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家住高雄的職業駕駛楊先生,之前有高血壓的病史,但是這幾年來,有嚴重的頻尿還有尿急感,突如其來的尿急感會讓他駕駛無法專心,影響到工作,嚴重時開車八小時得找廁所20多趟,每小時3次尿急。 白天的症狀已經夠困擾了,楊先生晚上睡覺時躺下來也會尿急得起來解尿,一個晚上需要起床兩次,根本無法好好休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楊先生在南部接受過多種治療:包括口服藥物治療、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等治療都做了,效果仍不理想。友人轉介紹下,楊先生尋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鄒頡龍主任門診(可看男性泌尿),鄒主任建議楊先生接受國內醫界新科技「脛神經刺激術」:以6次療程、每次30分鐘的經皮電針刺激「足部脛神經」治療,楊先生到目前為止,接受了四次治療,無明顯疼痛或不適,膀胱容量變大,頻尿急症狀大幅降低了三分之二。
另外62歲的李女士,多年來頻尿讓她相當困擾,李女士約每隔30-40分鐘就想上廁所解尿,覺得解不乾淨,隔沒多久又再想上廁所,讓她無法專心做事,與家人出門旅遊更是困擾,幾乎是一上車就開始擔心解尿的問題,常為了找不到廁所而憋尿時,下腹部以及尿道都很難受,李女士曾多次到醫療院所就診,原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並進行抗生素治療,卻依然沒有改善。後來有醫師診查,認為是罹患膀胱過動症,李女士之後接受口服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仍有限,而口乾還有嚴重便秘等藥物副作用,使得讓她更難以忍受,非常沮喪一度要放棄治療;經友人轉介,李女士到中國醫藥大學台北分院,尋求泌尿部婦女泌尿科鄒頡龍主任門診,鄒頡龍主任建議李女士採用醫界新的治療-「脛神經刺激術」,李女士接受「脛神經刺激術」6次療程、每次30分鐘的經皮電針刺激「足部脛神經」治療,之後李女士排尿症狀明顯改善,漲尿時腹部不適以及尿道的疼痛感都明顯改善,李女士如今外出旅遊不必煩惱,重回幸福彩色人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泌尿科鄒頡龍醫師(兼中國附醫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指出,一般成人膀胱的尿液容量約400c.c.,正常的膀胱運作是等尿液累積至某程度,再透過神經傳遞使大腦產生尿意,接著經由膀胱肌肉的收縮將尿液排出。如果膀胱僅儲存了少量尿液就開始傳遞排尿訊號,產生尿意和不正常地收縮,就稱為「膀胱過動症」,據研究統計,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8.6%,女性盛行率高於男性,推估國內膀胱過動症的人口,約428萬人。
鄒頡龍主任說,治療膀胱過動症,除了行為治療,一般是採藥物治療;而「脛神經刺激術」則是以超細針微侵入,刺激足部的脛神經為主,拿捏角度和微電流使用量,皆需非常精準。鄒頡龍主任分析,「足部脛神經」與「控制排尿的神經」都緣起於「骨盆神經根」,因此透過經皮電針刺激脛神經,可以達到調節膀胱功能的效果。方法是使用非常細的針插入腳踝內側,連接電刺激的儀器。療程持續30分鐘,每個星期一次。最大的好處是微侵入性,使用超細針(直徑約0.23 毫米),入針時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疼痛。
研究顯示,膀胱過動症的高危險族群,如:40歲以上的女性、肥胖、 曾經反覆泌尿道感染、攝護腺疾病、有飲酒習慣的人,需多加留意。鄒頡龍主任說,男性膀胱過動症治療方向與女性差不多,但治療上更加複雜。因為男性有攝護腺,而治療膀胱過動症的藥物可能會讓膀胱收縮力降低,讓男性解尿更加困難。
脛神經刺激術不會影響膀胱的收縮,也不會影響到排尿的速度。對男性膀胱過動症的患者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鄒頡龍主任提醒,「脛神經刺激術」運用刺激足部脛神經達到調整體內脊椎控制排尿的神經系統的治療方式,效果並非一蹴可幾,病人每週進行一次微電療,每次30分鐘,6至12次治療後,可得到穩定效果。
鄒主任說,「脛神經刺激術」在美國及歐洲已經有超過20年使用經驗。2005通過美國FDA認證,適用於頻尿、急迫性尿失禁治療。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2010年亦將「脛神經刺激術」列入膀胱過動症常規治療。 這項治療於近年引進台灣,造福更多病人。
這項治療技術在國內醫界屬新科技,為自費項目,鄒主任已經治療約30位病人,追蹤至今病人的效果良好。除了膀胱過動症,鄒頡龍主任同時也將「脛神經刺激術」 用於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間質性膀胱炎是一個特殊的疾病,典型症狀包括頻尿、夜尿、尿急、膀胱疼痛等,排尿症狀與膀胱過動症相當類似,慢性膀胱疼痛是其主要不同之處。致病的原因尚不完全了解,目前還沒有單一有效的根治方法,鄒頡龍主任將「脛神經刺激術」納入間質性膀胱炎治療組套中的一環。配合生活型態調整,口服藥物及膀胱水擴張等。效果相當明顯。
鄒頡龍主任提醒民眾,當持續頻尿伴隨下腹部不舒服時,千萬勿拖延,盡快尋求專科醫師門診協助,來診斷是否罹患膀胱過動症或者間質性膀胱炎:膀胱過動症或間質性膀胱炎都需要長期控制,生活形態調整,持續口服藥物,「脛神經刺激術」可以成為治療的一環,達到穩定控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