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第二十次世界華文閃小說同題大展 - 待(4)
來源:文/阿爽 | 記者/作家:編輯 | 發佈時間 :2023-10-26 | 180 次瀏覽: | 分享到:


第二十次世界華文閃小說同題大展

題目:待 

點評:程思良







惜墨(加拿大 卡爾加里)


淸晨,熊與麗沙邊說邊笑向草坪健身場走去。劉婆婆老遠喊她們都沒聽到,便抄近路去草坪站住,兩人才猛然發現。


熊問:“你是土地菩薩嗎?突然冒出來!”


“我喊你不應聲,你們在說什麼?”


熊用英語說了她倆的對話,麗沙故作驚訝地用英語與熊說起笑話來,


劉問是啥意思,熊用中文說了幾句;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熊本來不會說英語的,幾年前深秋,女兒生孩子要她照顧,她也想看外孫女就來到加國。不久疫情漫延,半年探親假期到了,各地封城封航回不了國,這一待就是三年多。


一個春天陽光明媚下午,她戴著口罩到社區散步,不小心摔倒了,膝蓋劇痛不能動,這時後面一個老外走過來問她,扶她起來,熊聽不懂英語;她腳動不了,老外大聲呼喊,馬上有人協助,有的聯繫911,有的去喊熊的女兒。


很快女兒女婿抱著外孫女奔來,救護車也到了,幸好熊買了保險,就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才出院。


此次意外讓她體會到語言不通的難處及學英語的重要。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只能待家,正好學英語打發時間,她先學說廚房用具及蔬菜水果名稱、再學問候打招呼等......每天學一個單詞,她待在加國這三年已記住不少英語句子,現在可以與洋人打招呼及簡單聊天。


熊轉身對劉說:“隨鄉入俗,你也學英語嘛!老了記性不好,多讀幾遍就記住了,語言通了就能聽懂,多好!”


劉說:“也是,我試試。”


熊說:“要是你會說英語了,麗沙就不敢罵你了。”


三人又哈哈大笑……(563字)



【程思良點評】來到新的環境,用什麼態度對待,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小說貼近現實社會,關注身邊生活,通過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以小見大,反映在異域他鄉要隨鄉入俗的道理。







滕新華 (加拿大蒙特利爾) 


他站在風雪裡,凝視著對面大樓她的窗口,整幢大樓燈火通明,只有她的窗口黑著燈,份佛盲人黑洞洞的眼晴。臨行時她說,她會在除夕午夜的鐘聲敲響時趕回來,請他等她。 


她是學法律的,由於找不到工作,決心回中國發展。就在這時,她認識了他,他是一位畫家,經常請她做模特,還帶她參觀美術館,畫展,形形色色的藝術沙龍,帶她聽老港輪船的汽笛和勞輪斯河的雨聲,給她講公主、海盜和國王的傳奇。 


一次,她在流浪者之家看到了他,當時他正在排隊領取食物,他聞了幾下香噴噴的麵包,嚥了幾下口水,便將食物全部打包帶走。她頓時明白了一切,明白了他編造的美麗的謊言,每當他從外面回來,把一大包食物擺在她面前,看她津津有味地吃著,還說剛朋友吃過,現在酒足飯飽消化不良。她哭了,是那種無聲的啜泣,但她沒敢揭穿他,那樣會太殘忍! 


還有一次,他暈倒在畫架前,她嚇壞了!緊緊地抱著他,不停地叫著他的名字。


原來,他的心臟經常罷工,停止跳動,醫學上叫長間歇,隨時都有猝死的可能。


她哭了,這次是屬於嚎啕大哭的那種,從那以後每當他勞心過度,她都會摸摸他的胸口,生怕心臟停止了跳動。 


幾經思考,他勸她當機立斷,回中國發展,並且盡快成行。她一步三回頭地走了,哭著說:等我,我會在除夕午夜鐘聲響起時回來! 


教堂鐘聲響了起來,她的窗口大放光明,手機裡響起她的聲音: 我回來了,再也不走了,謝謝你的等待!(562字)




【程思良點評】對於相戀的人來說,離別是痛苦的,等待是焦急的,相聚則是美好的。文中的他與她,正經曆了這一歷程。小說開頭與結尾關於燈光的描寫頗精彩,既是寫實,也暗示了人物心理的變化。







朱九如 (加拿大)


迎著升起的太陽,我加快了腳步向幾個街區外的“貓頭鷹”店走去。


幾個月前這個雜貨店出的彩票中了大獎,一下子讓“窮人翻了身”。我一向對這種靠“運氣”贏得財富的行徑嗤之以鼻,這不是讓博彩公司“割韭菜”嗎?我這個資深電腦工程師知道嬴得大獎的機率幾乎為零,讓你中幾塊錢,也是勾你接著買,繼續“割”。可今早在糾結了數週後,在開獎之前我也想讓人家“割”了。房貸漲、地稅保險漲、吃的漲、喝的漲、油價漲……再省吃儉用也入不敷出啊!我恨不能分身做幾個工作。 


推門進店,睡眼惺忪的店員問我需要什麼。我指著貼在櫃檯上五千萬的“LOTO MAX”說給來一張, 店員問要組票還是自選。“概率金額運氣”,我在腦子裡快速地進行排列組合。如果說概率大的話一定是30人組票,可金額要30人均分。運氣呢,我就是來撞它的。“自選”! 我斬釘截鐵地說。


店員遞給我筆,在來的路上我都想好了填哪些號,所有與“貴人”有聯繫的數字,按照重量級排列。當我填號時,聽到了“咚咚”心跳。我緊閉雙唇,唯恐它跳出來。一整天我都在等待的煎熬中,魂不守舍,什麼也幹不了!


還有二分鐘就可以知道結果了,我坐在電腦前緊瞪屏幕,大氣不敢喘。我看到了五千萬在向我招手,家人笑逐顏開,朋友舉杯慶祝!


“啪”的一聲電腦黑屏,再看我周圍,一片漆黑。


停電了!我搥胸頓足,聲嘶力竭地喊 “五千萬!!”


“醒醒,你醒醒!”妻子用力推我,“又做白日夢了!” (565字)




【程思良點評】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說構思巧妙,步步推進,最後情節突轉,出人意料。結尾妻子所言尤其出彩,既顯示丈夫真在做夢,也暗示丈夫期盼中獎是做白日夢。







馮玉(加拿大)


那天早上,陰雲密佈。 


他邊洗漱邊說,今早吃餃子吧。她笑著答:好啊,這就去煮,你剝蒜吧!


鍋裡的水“嘟嘟嘟”地沸騰著。忽聽客廳那邊“咣當”一聲,她扭頭一看,他正從沙發上慢慢往下滑倒,剝了皮的蒜瓣連同碟子散落一地。


她顫抖著手撥打了120,很快救護人員上門。檢查後診斷為腦出血,需立即送醫。


他掙扎著對擔架旁的她說:“等我……回來。”


她坐臥不安,不停給在醫院陪護的女兒打電話。女兒安慰她:“您安心在家等著,過幾天爸爸就會康復回家。”


她放下電話,陳年往事一樁樁湧上心頭。讀職專的那年,在高中教美術的父親笑瞇瞇地囑咐她:“明天別外出,學校剛分配來的一位大學生要來家做客。” 


隔日等了不久,她見到風華正茂的他,兩個年輕人一見鍾情;那年她17歲,他22歲。


他拉著她的手說:“我等你兩年再來提親。”


那年,他騎著自行車帶著她去醫院,走進產房那刻,他拉著她的手說:“別怕,有我呢!我在門外等著你。”


去年底,兩位耄耋老人雙雙感染新冠。他每天把退燒藥和水遞到她手裡,樂呵呵地說:“別怕,有我呢!我等你一起好起來。”


望著窗外開始泛綠的老樹,她喃喃自語:一轉眼七十多年過去啦,我們互相等了無數次,這次你不要讓我等太久啊!


第四天上午,女兒、女婿回來了。她伸頭直往他們身後看:“孩子,你爸爸呢?”


女兒嗚咽著抱住了她:“媽媽,爸爸他……回不來了。”


豆大的淚滴順著她消瘦臉頰緩緩滑落:“不不,你爸說好的,讓我在家等他回來……” (585字)




【程思良點評】小說以等待為線索,串連起人生中的一些重要時刻。七十多年來,他們互相等了無數次,那一次又一次的等待,展現的是責任、溫情、關愛……然而,這一次,老太太卻沒有等到丈夫的歸來,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豆大的淚滴順著她消瘦臉頰緩緩滑落”這一細節描寫,展現了她內心的深悲巨痛。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