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父親節前夕,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為期兩週的肌少症衛教策展(8月1日至8月15日),透過數位裝置輔助讓民眾可以進行5次起坐站測試,用一分鐘的時間快速了解自己的肌肉狀態...
在2023年父親節前夕,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為期兩週的肌少症衛教策展(8月1日至8月15日),透過數位裝置輔助讓民眾可以進行5次起坐站測試,用一分鐘的時間快速了解自己的肌肉狀態,也提醒民眾關心自己的家人,並鼓勵其進行測試,避免陷入肌少症風險而不自知。
「肌少症風險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均需要重視的問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顏啟華主任強調:「為了避免在行動力退化以後,需要花費更大的心力與成本,恢復大量流失的肌肉量,建議民眾在40歲後,要多加重視肌肉流失問題,若平時因為工作繁忙而牙口不好、食慾不佳,建議透過更科學、更便利的均衡營養品,補充適當的熱量與吸收蛋白質,填補因外食所引起的食慾不佳、營養不均的營養漏洞,避免身體優先分解肌肉內的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確保有足夠的能量,生成肌肉所需的營養,透過科學方式增肌,才能事半功倍。」
維持健康「心」生活,不只該提防三高!忽略肌「少」,心衰風險增4成「國人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的意識逐漸提升,但卻持續忽略一『少』」,顏啟華主任強調:「這一『少』,就是肌肉流失、肌肉量變少!」,提醒民眾,肌肉流失的加劇與年齡有關,40歲後肌肉將以每十年平均8%的速度迅速減少,40歲至80歲之間,可能流失將近三分之一的肌肉 ,若發現自己體力變差、力量變小,恐是肌少症找上門,千萬不能將症狀正常化。
顏啟華主任進一步指出,隨著肌肉流失除了影響日常活動及生活自理能力外,也會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失能,進而降低生活品質及增加死亡率 ,也有研究指出,下肢肌力較差的心臟病患者,心衰竭風險會增加41% ,可見肌肉流失的健康與生活品質衝擊全面,若輕視其影響,恐將導致理想生活受到重重阻礙,甚至被迫在臥床中度過餘生。
只動不吃,當心肌少風險攀升更快!
提及改善肌肉流失、增加肌肉量,許多民眾會直覺的認為多運動就好,但事實上,補充足夠熱量、適量吸收蛋白質與多元營養也同樣重要,顏啟華主任說,許多從事第一級產業(例:農、林、漁、牧業等)或勞動量較大的民眾,儘管有十足的生成肌肉刺激,但若沒有注意三餐營養,不僅身體沒有足夠的原料製造肌肉,既有的肌肉還可能被分解為能量來源,猶如把蓋好的房子拿去當柴燒,最後導致肌少症風險增加。
顏啟華主任說,為了避免陷入「肌肉流失加劇→行動力變差→食慾差而營養不良與肌肉刺激不足→肌肉流失加劇」之肌少惡性循環,在40歲後就建議開始積極養肌,除了需要每週進行三次的阻力運動以外,均衡的營養也格外重要,然而工作年齡的民眾往往日常繁忙、三餐常在外,容易陷入營養缺口,長輩不僅容易面臨牙口不好、食慾不佳的狀況,若自身罹患慢性病,還可能發生「每天吃藥吃到飽」的窘境。
市面上有許多營養補充品,該如何挑選總是讓民眾傷透腦筋。顏啟華主任建議,除了價格考量以及是否有食品合格標章外,更應該注重內含的成份,確實包含「足夠熱量」、「好吸收蛋白質」、「多元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產品具有醫學實證,才能確保成效且能在短時間提升肌肉健康。至於營養補充品該怎麼吃,顏主任表示任何時間都適合補充,以快速便利為首選,才能持續維持。舉例而言,可以選擇便利攜帶的包裝,方便能在下午茶、運動後甚至是消夜時,快速的補充。
中風患者與日吞18顆藥之老翁 快速增強體力、肌力
顏啟華主任說,就其門診病患做營養介入與個案觀察,一位81歲的陳伯伯,其本身因中風而行動困難,不僅行走能力低、運動量極為不足,胃口也長期不佳,導致嚴重營養不良,讓照護者傷透腦筋,在均衡營養品介入後,在短短1.5個月內,其握力就增加了一成,體重也從過瘦的48.1公斤,逐步恢復到52.9公斤,肌肉量也增加了近一成,連陪同就醫的家屬也表示,父親的體力與精神獲得明顯改善,讓家人們放心不少。
顏啟華主任接續分享,另有一位84歲的黃伯伯,因多種疾病纏身,每日需要服藥高達18顆,對於這樣的患者而言,每日的服藥已經是個惡夢,更惶恐的是還要補充足量的蛋白質與熱量,填補營養缺口,因此3個月內暴瘦讓體重驟減3公斤,但在及時的均衡營養品介入1.5個月後,其體重也從55.4公斤養回到58.8公斤,且其握力也從21.2公斤增加至22.6公斤,距離80歲以上的男性握力標準23.6公斤,僅差一步之遙,更是有望達標。
顏啟華主任提醒,每4位男性國人約有1位有肌肉流失困擾(23.6%),且男性的肌少風險盛行率約是女性的1.3倍 ,鼓勵民眾在父親節時,多多關心家中長輩的肌肉健康,並主動溝通、建立其攝取營養的觀念,主動出擊改善健康危機,健康人生「肌」不可失,預防改善自身肌少風險,亦是全國人民重要的健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