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中共二十大前瞻】進入現代化社會主義與兩岸「促融」無限美好的彼岸
來源:南華報報導 | 記者/作家:編輯 | 發佈時間 :2022-10-20 | 146 次瀏覽: | 分享到:
《臺灣南華報整理報導》10月16日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倡議「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這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10月16日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倡議「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這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世界正熱切注視,接下來的一周,中共二十大將如何刻畫這一新的歷史座標。特別是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來到十字路口的關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透過此次大會作出重大擘畫。


根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對中國式現代化做出說明:“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一、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人民日報》人民網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老撾經濟與社會科學院、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于9月27日主辦的第九屆社會主義國際論壇,以視訊會議方式在北京與河內同時舉行。與會者圍繞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國際視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中流砥柱等問題展開研討。與會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表明科學社會主義正在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為世界社會主義國家提供了重要經驗和啟示,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十分重大。中國必將為人類文明進步、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讓這個正義而前途光明的事業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2017年10月中共19大明確定位,強調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基本國情沒有變,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就是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清醒的、科學的定位」。秉持『謙虛』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美德,『窮不失志,富不倡狂』牢牢把握住這個定位,看待國際社會輿論和分析世界局勢。


自中國「一帶一路」實行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綜合實力方面的崛起,規模之宏大,令美歐和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周邊國家產生國家安全危機感,都感覺受到強大崛起的「中國威脅」。尤其美國舉國上下都強烈意識到崛起的中國正在趕上,甚至在一些領域已經超越美國,嚴重威脅美國的全球利益,激烈挑戰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於是藉「中國威脅」的國際輿論,以孤立中國、遏制中國。


因此,從中共十九大的規劃,將改革開放30年的時間分兩步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歷史座標註定將承載著不同以往的歷史之重,在即中國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更鮮明地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二、中國「科學社會主義」是一種“共通體合作發展”的理念與倡議。


在思想的輕盈和愉悅的分享中,人與人之間變得共通起來。法國哲學家「讓-呂克.南茜(Jean-Luc Nancy)」的「共同體/共通體」(communaut)核心概念,涵蓋了〝實體化的共同體〞與〝非實體化的共通體〞,兩種針鋒相對的共同體概念且相互影響。南茜曾經寫道:「文明出現了疾病,但這不是過度導致的,而是因為缺乏享有。現代以來,人類欲望的膨脹與消費主義的盛行,反而讓真正的愉悅或享有成為不可能。」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夏可君教授強調,南茜所說的「享有、享樂、分享」意思:「真正的享有乃是主體的共用與分享,此分享不是彼此的佔有,而是保持間隔,而且是非功效的,不成為作品,保持其無用性,只有保持彼此共通體的無用,才可能有著真正的分享與享樂」。


國家以商品標準化維持當地的勞動力,取得“共存關係”的收穫方法和途徑,如中國出口貿易需要美歐每年交易金額達1.1萬億(兆)美元市場,美歐國家則需要中國低價商品解決國內高通膨的危機,在這一背景下,中美關係進入非冷戰的長期競爭和共存階段,換句話說,它並非由政府間通過協議而形成的制度安排,而是對「自由貿易模式」的再拓展。積極運用許多自創的、多邊的「新舞臺」、「新主場」,使傳統的「第三世界」話語用新的形式復活,療愈與西方「普世價值」進行激烈競爭後的融合。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發佈2030年國際旅行市場擁有全球GDP11%快速增長的經濟火車頭之一。世界旅行和旅遊理事會(WTTC)估計,強調到2025年國際旅行者每位旅客在當地的平均消費將達5,305美元/年,不包括機票;預計到2030年每位旅客在當地的平均消費將達到9,000美元/年;參照2017年全球國際抵達人數達到12億旅次,預計2030年將會在疫情結束後的報復性消費,增加國際抵達人數達到18億旅次,漲幅達到57%,市場將高達16.2萬億(兆)美元/年,提供了全球GDP的10%、全球貿易額的7%,創造世界增長率在4%以上;全球就業每11個崗位中就有一個活躍全球6%的人口失業和就業。意味著,全球每10份工作中就有1份是旅遊觀光業,各國應掌握這個機會,與文化、旅遊業共同攜手合作,開創國際旅行的影響力與消費市場。


中國曾在2017年國際文化旅行市場創造1200億美元來華旅遊峰值,對經濟衰退的復蘇貢獻很重要。中國「絲綢之路」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全球旅遊競爭力136國家排名第15名的戰略高地,其中14項重點指標之「文化資源和商務旅遊」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世界GII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產出「ICT資通訊組織能力」成為領先當代歐美指數領域帶動科學范式的成功案例,其關鍵的「ICT商業模式」應用已成為必備條件,且必須具有創新產出的的執行能力。如2022年中國五一假期,“微旅遊、微度假”成為主流,旅遊產品創新升級“雲展演、雲旅遊”豐富文化和旅遊體驗形式。



三、臺灣是全球最不依賴觀光的八個地區之一,對於環境生態重視度的嚴重不足。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所發佈的「2017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列出了旅遊觀光產業占GDP不到2%的國家及地區,也就是全球最不依賴旅遊業的八個國家或地區,分別為烏克蘭、俄羅斯、波蘭、加拿大、韓國、荷蘭、臺灣及盧森堡。臺灣以旅遊業產值達95億美元、占GDP僅為1.8%的成績,全球倒數第7名。據分析,臺灣有2,300萬人口,就業1,400多萬人,觀光就業人口僅有26萬人,只占總就業人口的0.019%,列名世界旅遊競爭力報告中,臺灣是最不依賴觀光的八個地區之一。


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旅遊競爭力排名與重點指標,臺灣在全球136國家旅遊競爭力排名第30名,在14項重點指標的強項是軌道運輸品質、服務業服務品質、飛航高度開放、文化旅遊網路搜尋熱度;弱項是旅遊服務設施、自然資源、政府發展觀光產業的優先度、環境永續度。其中「環境永續度」臺灣的空汙PM2.5濃度、受威脅物種占總物種比例、水資源緊缺、廢水處理,表現都是全球後段班,在全球136個國家排名末段班的123名,生態保護相關排名均在70名之後,尤其中南部肺腺癌情況相當嚴重。


臺灣風險調查報告有六成六民眾表示,臺灣大企業減緩氣候變遷努力不足。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於2022年 1月發佈之《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中揭露的十大風險預測趨勢,按照嚴重程度安排分別是:氣候行動失敗、極端天氣、生物多樣性喪失。其中,氣候變遷問題與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可視為新世紀的兩大環境危機。近年科學證據一再指出溫室氣體排放與極端氣候有直接關聯性,如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等;然而環境生態中的生物多樣性受極端氣候加劇影響,可能導致區域性的物種滅絕、影響物種分佈、族群數量、遷移或繁殖時間,這些變化可能導致蟲害與傳染病爆發頻率,將對人類農業、漁業、經濟等面向產生重大影響。


《全球風險報告》後續《臺灣民調指標》的「臺灣風險調查報告」,詢問民眾「以臺灣來說目前極端天氣帶來影響嚴不嚴重」,高達61.0%民眾認為嚴重,35.9%表示不嚴重,經交叉分析後顯示,尤其是女性(65.5%)、或中彰投地區(66.9%)、或40-49歲(66.7%)/50-59歲(66.1%)、或教育程度為高中職(66.5%)/專科(70.4%)的民眾認為臺灣目前的極端氣候,影響嚴重。而目前的氣候變遷與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看法,高達有56.5%表示樂觀,30.1%表示悲觀;交叉分析顯示,「樂觀」的比率較高,尤其是男性(60.7%)、或中彰投地區(59.6%)、或30-39歲(66.7%)、或大學以上教育程度(61.4%)的民眾,可見臺灣當局和人民對於環境生態重視度的嚴重不足。



四、分享他山之石啟動兩岸自主增量式創新發展,對挑戰全球新的歷史座標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21年09月29日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把握戰略主動,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大幅增長,科技創新主力軍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頂尖科學家集聚水準明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不斷增強,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到2030年,適應高品質發展的人才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對世界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在主要科技領域有一批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有一批開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國在諸多領域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準人才隊伍位居世界前列。


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商務部和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2022年3月16日聯合印發「關於做好臺灣居民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工作的通知」,將台人可申設個體工商戶的行業由24類增至122類;地域則擴至27個省市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


臺灣學者:中國對台推一代一線及國民待遇新措施,成效恐有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和過去的惠台31條、惠台26條及農林22條一樣,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而本次政策「範圍擴大、門檻降低」,面向的是一般民眾和青年,藉以延續陸方近年「一代一線」(青年一代,基層一線)的對台工作軸線。王信賢認為,這次政策延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台工作一貫的「主場統一」思維,藉此表示和台人「分享發展機遇」將臺灣人才吸引至大陸,而非像過去進口臺灣農漁產品的「客場」思維。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升則告訴中央社,兩岸經貿關係依舊緊密,但近年大陸投資環境惡化、疫情影響和兩岸關係緊張等因素,可能使台商在參與兩岸互動時保持戒心。他認為,當前台商考慮安全性大於獲利性,即便對岸祭出優惠,大環境仍存在各種風險,大陸的政策可能效果有限。


從兩岸產學界提出的建議:(1)在區域的文旅產學相關交流,涉及法規、制度、產業、市場、人才、教育等面向,整合產業文創資源形成共識,共同研商對策。(2)搭建「文化生產、文創展銷、文旅體驗」具互補性的生活智慧共用經濟,抱持樂觀開放的態度,積極發展數位資訊轉化傳輸和交流合作。(3)強調生活應用與創意設計,掌握自我優勢和特色;在國際旅行消費市場的分工合作,共用文旅經濟、開創文化產業的新勢力。



五、參與組織ICT能力,提升「金廈生活圈」對接的文化服務成了新的選擇。


福建省政府2014年《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闡述:“追求和平”是閩南文化的主流精神。閩南人“熱愛自己文化”觸發“民間文化團體”活躍,這是閩南文化生態最活躍的兩個因素。複合型的人文性格;閩南文化的人文性格是指閩南文化所表現的社會心理、精神氣質和價值觀念。形成“漁樵耕讀”為本、安分守己與開拓進取、重禮尚義與務實逐利與商業意識、崇文重教與冒險犯難、傳統守成與開放相容、愛國愛鄉與海外眼光等相輔相成的人文性格。正是這種相輔相成的內在動力,使得閩南文化在堅守中華文化主體的同時又不斷發展創新。


據統計,閩南三市(廈門、漳州、泉州)計有民間職業劇團300多個,南音社團僅泉州市就有300個以上,各個團體主動開展傳承活動和演出活動;大小廟宇遍佈各村社,各廟宇管理者自發開展媽祖、保生大帝、關帝、開漳聖王等祭祀活動,影響遍及閩台兩岸和東南亞華僑華人;祠堂遍佈城鄉各地,兩岸共祭祖先活動持續不斷;數千家民間企業在傳承德化瓷燒制、安溪鐵觀音製作和惠安石雕、木雕等各種技藝;在三市成立了“閩南文化研究會”,省地級縣的金門則成立“閩南文化協會”開展閩南文化藝術的保護、傳承和研究。


加快一帶一路貫通達海大走廊,將一帶一路比喻為亞洲騰飛的兩隻翅膀,那麼互聯互通就是兩隻翅膀的血脈經絡。金門是「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明互鑒與民心相通的起點;功能上則破除南亞各國對於華人生活上和文化上的隔離;產業上則落實在“南洋文旅產業帶”推動「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的展示櫥窗與典範。因此,首要之務以組織ICT能力,提升「金廈生活圈」對接的文化服務,協助文創產業及地方社團收入來源,開闢中國對台推一代一線及國民待遇新措施經濟效益;協同產學合作,扶植在地文創經營人才,增強在地社區文創藝術環境,創造金門在兩岸文化經濟實力。


金門 “當仁不讓”,恪遵創新“兩岸萬載承平”的使命,要讓全球華人看到閩南文化在兩岸與「金廈生活圈」的文化和經濟處境,希望宗親能走出兩岸與南亞在不同文化體制能共融生活的出路。在具體作法上,臺灣當局於10月13日開放國境,目前唯獨小三通尚無具體開放時間表。9月24日金馬澎三縣舉辦離島論壇,再次呼籲「十月中旬解封,應該要一併開放小三通。」期間金門縣長楊鎮浯拜會陸委會,直指「小三通不能無限期停航下去!」應隨國境同步開通;提出希望最快是金門傳統節日或冬至複航,由小三通船班互往不入境方式,先行試辦,並啟動人道、就醫、就學專案常態複航。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10月6日接受台灣立法院質詢時表示,小三通會挑個適當的節日開放,而「過年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對此,金門縣長楊鎮浯回應,金門已做好複航的相關準備工作,越快越好。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