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十五歲,家住台中的水番流手捏陶藝創始人潘俊任,年輕時候被家中長輩認定不會成才,在家道中落之後,潘俊任開始潛心研究手捏茶壺陶藝,一頭栽進就是三十五年...
今年六十五歲,家住台中的水番流手捏陶藝創始人潘俊任,年輕時候被家中長輩認定不會成才,在家道中落之後,潘俊任開始潛心研究手捏茶壺陶藝,一頭栽進就是三十五年,現在成了知名的手捏茶壺大師,取名為「水番流」技法,就是以他的姓氏「潘」的部首來命名。
在台灣,玩陶的人數不下於十萬人,其中,以水番流技法手捏陶壺製作的至少有萬人,而潘俊任親手傳授的全台嫡系子弟兵約有三千餘人,學有專精的也有好幾百位,光是鶯歌一地就有二百餘人。現在潘大師的傳承已經到了第四、五代,有些徒子徒孫可能還不知道技法就是源自於水番流。
潘俊任大師和他的水番流手捏茶壺陶藝作品
潘俊任的父親開設建設公司,因此,年輕的他生活優渥,不知人間疾苦。詎料,服兵役期間,父親中風,公司又出現巨額虧損,家道中落。退伍後,潘俊任想東山再起,他曾到別人公司上班一年,但公子哥兒的個性,很快的就回家吃自己,後來轉行先後開了二家泡沫紅茶店,結果因為合夥被騙,倒了二家,潘俊任不死心,再開第三家泡沬紅茶店,同時憑藉著過去曾經品茗、收藏茶壺的經驗,29歲開始潛心研究手捏茶壺陶藝製作,因為手捏不需要很多工具,所以祗靠著一支刀片、一根尖頭竹筷、一根細針,逐步摸索。
潘俊任擅長手捏樹木造型茶壺,栩栩如生
這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時代,剛開始研發初期,不懂的技法想請教同業,但沒有一個人願意教他。潘俊任沒有自己的窯,沒有像樣的雕刻工具,沒有拉胚機,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摸索七年,從選土、配方、溫度控制、產品在窯中擺放的位置,以及捏、揉、擠、提、滾、壓、封、刮、刻、塑、雕、琢、鋸、貼、繪、彩、絞、嵌、縷、釉、堆、印、鑲、漆、色等鉅細靡遺。
潘俊任37歲那年,第三家泡沬紅茶店又被坑倒了,口袋中僅剩七千元,幸好碰到一位買賣茶壺的經紀人,看他的手捏茶壺作品還不錯,建議他辦一次個展,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潘俊任的茶壺展轟動一時,這次展出不但收到500萬元的現金,訂單還要花三年才能消化完。事實上當時他的壓力大到辦展第一天都想跳樓,但是看到一些陌生客人的支持,潘俊任燃起希望,重新建立信心,迄今努力不輟。
潘俊任擅長手捏樹木造型茶壺
潘俊任手捏乾坤 作品含金量高 技法隨時在創新
潘俊任擅長手捏瓜果、樹木造型茶壺,他把大自然觀察的相當透徹,舉凡樹形瓜果特色、紋路、結構以及成長方式,他用科學的角度觀察,再透過自己的思維來呈現感受,作品充滿愛心和靈魂,栩栩如生,極具地方特色。
潘俊任說,水番流茶壺陶藝,用的是台灣的陶土,更由於技法不斷創新,因此,產品極具競爭力。水番流技法的茶壺,由於都是手捏,變化性大,「藝術性」相對較高。
潘俊任擅長手捏瓜果、樹木造型茶壺
在茶壺製作上,水番流著重技法,用手捏的更可以控制厚薄,壺身前面和上方較厚,後面和下方較薄,冷熱關係產生茶湯對流,茶葉容易均勻悶開,也較能泡出好茶。水番流茶壺絕大部份都採用電窯(少數用柴燒),較為安定。手捏茶壺重在開蓋(內蓋處理,密合度百分之百),圓柱形出水,不會起泡,握把平衡,也較符合人體功學。
由於潘俊任的水番流技法闖出了名號,求授者眾,很多陶藝工具廠也會搶著提供雕塑工具,而水番流陶藝技法用到的雕刻工具其實不多,一般十支左右即可,但若要更多元、精細,那就另當別論。
水番流技法創始人潘俊任的手捏仿竹茶壺
水番流茶壺製作方式,有朝一日是否會被自動化設備或3D列印取代?潘俊任說:「不會。因為除了形狀多元,技法複雜,其中還有土質顆粒大小(陶土中礦物質材料成份複雜)都會大大影響茶湯品質,光是台灣北中南的土質就相差很多」。
潘俊任手捏技法隨時都在自我突破,因此,有許多學生長期跟在他的身旁,最久的已經追隨了28年,學生當中最年輕的還在念高中,最年長的已經高齡85。
為了能傳承水番流技法,潘俊任輔導成立了全國性的水番流陶藝協會,從林松本、王崇信,現在到了第四屆的王俊凱理事長。當年那位長輩認為不成才的青年,有志者事竟成,現在成了水番流手捏陶藝鼻祖,桃李滿天下,為台灣茶壺陶藝留下豐厚的文化底蘊。
潘俊任大師桃李滿天下
照片提供:蘇正國丶潘俊任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