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科技斡旋•亞洲觀點」,是國美館每年度的國際科藝大展,今(31)日特別辦理開幕式,由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主持,國美館長廖仁義、策展人曾鈺涓、韓國藝術家吳珠榮(Joo Yoong OH)、臺灣藝術家徐瑞憲、林其蔚、李紫彤出席,同時邀請多位臺灣科技藝術界前輩蒞臨參與這場年度藝術盛事。
國美館指出,特別邀請的美國策展人古納蘭•納德拉罕,現為密西根大學斯坦普斯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兼教授,也是國際知名藝術理論家與策展人,與臺灣新媒體藝術先驅暨策展人曾鈺涓教授,共同從「Mediating(斡旋)」的視角切入,引介包括虛擬實境、擴增實境、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仿真模擬軟體、社群、錄像等科技作品,同時呈現基礎科技衍生之聲音裝置、人聲創作與動力機械雕塑等創作,不但呈現手法多元,豐富的題材更囊括代表亞洲獨特的文化背景及語彙。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國立臺灣美術館前身為臺灣省立美術館,1999年精省改隸文化部,當年即因集集921大震館舍結構受損而休館進行整修。在文化部指導下,國美館於2002年即確立以建構臺灣美術發展脈絡、鼓勵臺灣當代藝術創作及支持數位與科技藝術發現為主要的定位方向。蕭宗煌指出,依此定位,國美館於2004年重新開館時,即開始籌辦系列國際性數位與科技大展,延續至今。2007年創立「DigiArk數位藝術方舟—數位創意資源中心」,作為臺灣首座數位與科技藝術創作的孵化器。2008年建置360度環形影音空間,包括之後的時光天井及全館各展埸,都是國內外數位科枝藝術家創作展示的實踐埸域。2015年在行政院科技計畫辦公室及文化部支持下,進行「科技融藝創新計畫」、「數位藝術創作、策展徵選計畫」、建置「臺灣數位藝術」主題網站,並藉由跨界創作、國外駐棧等機制,強化國內藝術家數位科技創作的量能及拓展國際合作共創的契機。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在文化部的強力支持下,國美館是國家科技藝術與交流的重要平臺。這次展覽是非常重要的科技藝術大展,本展精挑細選來自東北亞、東亞、東南亞及臺灣的優秀作品,透過不同層次的科技創作,相信將開啟一場精彩可期的亞洲科技對話,也讓我們得以看見臺灣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科技藝術潛力。他認為本展作品是「科技詩學」的表現,參展的亞洲12個國家作品中可以看到探討宗教、生死、情感等內容,令人動容。他說,「我個人深受感動與佩服」。
美國策展人古納蘭•納德拉罕教授(Gunalan Nadarajan)因故無法來臺,特別以預錄影片表達對策展的理念與對展覽團隊的感謝,他曾於20年前造訪過國美館,對於良好的展示空間及展覽印象深刻,他認為,這次展覽是幾十年來針對亞洲媒體藝術發展的研究結晶,期待透過本展讓亞洲媒體藝術的文化特質相互對話,他說,「在挑選藝術家的過程中,努力做到兼容並蓄,也就是盡可能包含亞洲的豐富多樣性」。因此他特別強調,「本次展覽呈現了亞洲人在文化上,對於媒體科技反應的不同方式。」
臺灣策展人曾鈺涓提到,與美國策展人古納蘭•納德拉罕共同策展的淵源來自2004年,當時她是交通大學的博士生,古納蘭•納德拉罕教授是當時交大所辦理研討會的講者,也因此開啟兩人的緣分,並且展開共同策辦本展的契機。
國美館表示,藉由文化部賦予的力量,秉持讓「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精神,辦理年度國際科技藝術大展歷經數年之久,不但盡全力發掘國內創作者的藝術實力,同時透過國際交流合作,推出許多極具深度與研究價值的策展議題,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豐富的藝術價值與貢獻。2022年夏天,這個展覽的開幕代表國美館在兼顧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責大任之際,亦能回應時代的趨勢,以獨特的亞洲觀點,引領國內藝術家及社會大眾,走向科技藝術的國際舞台。
科技斡旋•亞洲觀點」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16日止,於國美館202展覽室展出,誠摯邀請大家蒞臨觀展。
「2022國際科技藝術大展「科技斡旋•亞洲觀點」」
地 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展覽室、時光天井二樓(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 間:
即日起至10月16日,週二至週五09:00-17:00、週六、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官 網:
https://www.ntmofa.gov.tw
貴賓合影,左起為臺灣藝術家徐瑞憲、國美館長廖仁義、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臺灣策展人曾鈺涓、臺灣藝術家李紫彤與韓國藝術家吳珠榮等人
國美館長廖仁義致詞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致詞
「科技斡旋亞洲觀點」展場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