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文資局舉辦「Blihun漢本-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
來源:記者/朱德清 | 記者/作家:編輯 | 發佈時間 :2021-07-26 | 381 次瀏覽: | 分享到:
本次展覽訂於110年7月26日起至11月28日止,在臺中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3藝文展覽館展出............


        3萬年前的臺灣就有人類生活的遺跡,而近幾十年來臺灣考古研究發現,從臺灣本島到離島,分佈著舊石器時代到金屬器時代的史前遺留,當時的史前人類,不僅懂得善用自然資源,且精於工藝,還發展出海路與陸路的長距離物質交換與人群交流,激盪出各地多元而豐富的文化。為展現如此璀璨及多元的史前文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特與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合作,策畫「Blihun漢本-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以特展方式呈現於國人面前,並辦理教育推廣活動,擴大文化資產推廣效益。


        本次展覽訂於110年7月26日起至11月28日止,在臺中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3藝文展覽館展出,將帶領國人從認識11處國定考古遺址開始,了解其文化內涵及價值,並搭配展出各考古遺址之珍貴出土遺物。本次特展主要聚焦於國定Blihun漢本考古遺址,它位屬交通樞紐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搶救發掘初步整理成果,包括社會組織的家域聚落、島內交易、島外交易,以及物質文化的生態資源、生計方式、石器工藝、骨貝角牙器工藝、高溫工藝,與精神文化的埋葬禮俗、具象藝術、身體裝飾等,呈現先住民的生活面貌,另外還提供認識考古發掘工具及方法,展場中規劃兒童體驗區,以感官、經驗、想像、邏輯去觀察探索考古的奧秘。其中展覽現場最為吸睛的是複製漢本考古遺址家域模型,模型規模約16米*10米,逼真的效果,讓民眾有如親臨現場回到Blihun漢本時光之感。


        國定Blihun漢本遺址目前已完成階段性考古發掘出土遺物的初步整理工作,遺址涵蓋年代自臺灣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器時代,或甚至更早,其文化內涵呈現出成熟的高溫工藝,包括金器、銅器、鐵器,為臺灣當時先民重要的裝飾與工具用品,也發現完整度極高的聚落型態,家域間疊石駁坎相鄰,櫛比鱗次、參差有序,他們擒熊、採貝、鏢魚、冶金、鑄銅、煉鐵,並藉由海洋與島內外其他族群交易,互通有無,自有一套與山海相處的生活法則,充分顯示早期人群之海洋文化特色,對於當今以海洋立國的臺灣而言,具特殊啟示意義。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期致力於推動與守護臺灣考古遺址之保存與維護,依據考古遺址的發掘成果,積極推動公眾考古學,從特展、教育推廣活動、出版相關研究報告及專書,透過與在地教育結合等方式,期能發揮文化資產的最大價值,增進各界對史前考古遺址之認知。希望透過本次特展,將這門埋藏在地底下的冷門學科更加大眾化,推動公眾考古學,邀請民眾從參觀過程了解更多的考古與遺址知識。


「Blihun漢本-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認識國定考古遺址


「Blihun漢本-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認識國定考古遺址


「Blihun漢本-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設有兒童體驗區,小朋友可以動手體驗互動教材



最 新 資 

NEWS